当前位置是:首页 > 新闻聚焦
有效投资力促新疆经济稳增长
日期:2023-08-07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年中经济看亮点】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石鑫
  日前出炉的新疆经济半年报中,固定资产投资这一关键指标十分亮眼。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2%,增速高于全国6.4个百分点。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是连接供给与需求两端的关键变量,是稳定经济增长的支撑性、引领性指标。上半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表现在哪里,有效投资拉动作用几何?
  大项目带动效应凸显
  5月4日,凤凰—乌北II回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这是新疆今年投运的首个超高压电网工程。
  今年,新疆将续建、新建超高压工程15项,线路长度3158.4千米,变电容量2100万千伏安,建设规模达到新疆历史之最。
  超高压电网建设驶入快车道,折射出新疆持续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
  2022年,新疆以重大项目建设牵引有效投资,连续四个季度吹响“开工号”,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开工建设,有力支撑了全区经济增长。今年,新疆继续发挥重大项目扩内需、促投资、稳增长“压舱石”作用,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
  “上半年自治区固投增速明显高于全国,首先是大项目带动效应凸显。”自治区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郝俊清说。
  上半年,新疆计划总投资10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9.6%,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29.4个百分点,带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3个百分点。其中,塔里木油田开发项目、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等百亿级大项目投资进度加快,同比增长21.4%,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1.2个百分点,带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个百分点。
  “全区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对未来发展支撑稳步提升。”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处长张永亮说。
  上半年,新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77.3%,创新型投资持续扩大,不断蓄积经济发展新动能。
  与此同时,公共卫生和社会事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20.9%,更加注重体现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紧密联系。
  基础设施投资表现亮眼
  7月21日,世界在建最长高速公路隧道——G0711线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出口端中导洞掘进突破万米,距离中导洞今年贯通目标又近了一步。
  “人休机不停,努力向天山深处掘进。”中国交建新疆乌尉公路包PPP项目乌尉土建第六标段项目部负责人李亚隆说。
  今年以来,随着G0711线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G218线那拉提至巴仑台公路项目、精河至阿拉山口铁路增建二线、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大石峡水利枢纽、西气东输四线、“疆电外送”第三通道配套电源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
  张永亮介绍,基础设施、制造业、房地产开发是新疆投资的三大板块。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持续高位增长、表现亮眼,拉动作用突出,有效缓解了制造业、房地产开发投资低迷的不利影响。
  数据显示,1—6月,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7.8%,占全区固投比重达到41.6%,拉动全区投资增长9.96个百分点,对全区投资大盘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带动作用。
  其中,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和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分别增长97.6%和77.3%,合计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29.7个百分点。
  同时,新疆重点地州市拉动有力。乌鲁木齐市、喀什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等投资体量较大的地州市保持较高增速,有力地拉动了投资增长。
  新能源项目投资大幅增长
  抢抓国家支持新疆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历史机遇,新疆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上半年全区新能源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3倍,增速同比提高289.4个百分点,对全区投资贡献率为102.6%。
  “新能源项目投资成为新疆投资快速增长的重要拉动板块。”张永亮说。
  新疆是国家明确规划建设的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同时还是国家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大型煤炭供应保障基地。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建设、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要求,今年以来,新疆先后印发新能源及关联产业协同发展、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研究制定新能源开发操作指引、新能源管理十大机制30条举措,着力推动新能源系统协调发展。
  截至目前,全区新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500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例超过40%,在建新能源规模7000多万千瓦,正在持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民间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力量,也是经济活力的重要“晴雨表”。如何提振民间投资信心?
  当前,新疆正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定期召开自治区疆企·主席面对面协商座谈会,与31家重点企业成立“一企一专班”,建立健全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持之以恒抓项目增后劲,积极谋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以高质量投资引领高质量发展。”郝俊清说。

链接地址

责编:热西达·马木提